社区版136期
 
报纸版面
放大 缩小 默认
“秋令”当季,防病养生要趁时!

本报记者 符晴

指导专家 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 王智芳

【编者按】

  《管子》记载“秋者阴气始下,故万物收。”入秋后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皮肤干燥、掉发、口唇干燥、便秘、感冒、疲乏……您的身体是不是像这多变的气候一样状况频出?对于一些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,天气寒热的变化也容易引发旧疾。那么,秋季应该如何养护身心,保持健康呢?读懂这一篇秋季养生攻略,护你安然度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。

合理膳食 保护肠胃道

  在酷暑难耐的夏日,很多人会出现胃口不好、食欲不佳等厌食症状。进入秋天过后,气温由热转凉,人体消耗也逐渐减少,食欲开始增加,不少市民就会萌出“贴秋膘”的想法,吃味厚的美食佳肴,弥补夏季减轻的体重,为冬季增强抵抗力打下基础。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王智芳提醒,盲目“以肉贴膘”的方式并不可取,虽然时至入秋,但盛夏余热未消,秋阳仍肆虐,人体的胃肠功能仍然较弱,还没有完全调理过来,若此时进食太多肉类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结果适得其反。而且,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或者老年人来说,盲目“贴膘”反而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复发或加重。

  秋季燥邪当令,容易耗伤津液,出现皮肤皲裂、口鼻干燥、口渴咽干等症状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中指出,“肺主秋,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,饮食当坚持“少辛多酸”的原则,以清润、收敛为主。尽量少吃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辛辣食品,多吃一些甘味、酸味的滋阴润肺得食物,如蜂蜜、银耳、雪梨、甘蔗、莲藕等,还可辅以木耳、百合等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煮粥煲汤饮用。同时还应注意,秋季大量新鲜水果上市,瓜果虽好,但应谨记“秋瓜坏肚”,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应有所选择和节制,以防损伤脾胃阳气。千万不要盲目贴秋膘,要控制总进食量,尽量选择低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,减少肥胖、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。

起居有常 提高抗病能力

  经过夏季的持续高温炙烤,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,出现心烦、焦躁、易怒等“情绪中暑”状况,造成人体能量消耗透支。而立秋之后气温由热转凉,人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、困乏等状况,并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。同时,立秋之后午休时间减少,加上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偏大,睡眠时间和质量下降。为摆脱这种不良的状态,需要在日常生活、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,提高抗病能力。


  平素注意清淡饮食,因为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,加深困倦。起居方面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合理调整作息时间,顺应阳气收敛,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因为早睡有利于阴精的收藏,早起可顺应阳气的升发与舒展。此外,还要适当午睡,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,特别是老人,宜“遇有睡意则就枕”。同时也可以在室内放些绿萝、吊兰、虎皮兰等绿色植物,增添活力,释放氧气,净化空气,对摆脱与人体缺氧有关的困乏状态也有一定作用。

  入秋后白天依然炎热,但早晚寒气渐盛,体质虚弱的人群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。民间自古流传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的谚语。立秋过后,气温日趋下降,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寒露过后,此时应顺应“阴津内蓄,阳气内收”的需要,薄衣御寒,循序渐进练习“秋冻”,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,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,但“秋冻”不宜冻脚,常言道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。

适量运动 增强体质

  秋季天高气爽,气温始凉未寒,正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。俗话说“动则不衰,乐则长寿”,可以适当增加运动,锻炼心肺功能,增强机体耐受能力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,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。不同年龄层次的人,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,如青年人可以打球、爬山、骑车、游泳等,年老体弱者则可选择太极拳、慢跑、散步、八段锦等较为和缓的运动方式。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选择哪种运动方式,运动强度不宜过大、时间不宜过长,以防汗出太过,耗损阳气。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,以免造成关节韧带拉伤、肌肉拉伤等。

  虽然秋季气候宜人,但多晴少雨,气候较为干燥,运动前后要多喝些水,注意补充体内水分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,提高口鼻黏膜的防御机能,促进周身血液循环。如果运动过程中流汗过多,还应该注意喝些淡盐水,以补充体内钠的流失。但切忌暴饮,应少量、多次、慢饮,逐渐补充水分。

管好慢病 避免急性加重

  中医认为,久病伤阴。许多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甲亢、高血压、慢性肾病、更年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表现,养阴补虚是这类慢性疾病调理的重要原则。秋冬之时,万物收敛,可用温补五脏来改善阴虚体质,收藏体内阴精,使精气内聚,润养五脏,慢病患者可以找专业的中医专家需辨证体质再养阴补虚。


  比如不少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后看到血压下降,或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,常常会选择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,入秋后天气变凉,皮下组织血管收缩,周围血管阻力增大,血压变化明显。血管收缩直接影响血液供应,容易诱发心绞痛等有关心脑血管疾患。秋季气温变化较大,有时候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,血管骤然收缩舒张,也容易引起中风、心梗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。因此,老年高血压患者务必重视血压的监测和管理,遵医嘱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,并注意先兆症状,如发现突然眩晕、剧烈头痛、视物不清、肢体麻木等,应及时送医院治疗,以防发生意外。

防病保健 安度“多事之秋”

  秋季雨水渐少,物候干燥,昼热夜凉,天气冷暖多变,人体一时难以适应,稍有不慎,极易旧病复发或引发疾病。因此,入秋后必须注意防病保健,只要多加防范,就能平稳度过“多事之秋”。

  入秋后湿气逐渐减弱,转向干热,“桑拿天”逐渐减少。不少地方炎夏的余热未消,“秋老虎”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。这段时间里,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,老年人及体弱者易受凉风,引发感冒、咳嗽、头痛等疾病,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阻肺、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,若不注意天气变化,防寒保暖,一旦受凉感冒,极易导致旧病复发。加之秋季气候干燥,人体很容易出现鼻干咽燥、声哑干咳、大便干结等秋燥的症状,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,免疫力降低,应特别注意预防“秋燥症”。切忌贪凉,尽量减少空调、电扇等电器的长时间使用,注意天气冷暖变化,预防疾病“秋后算账”。

  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”当顺应四时之气而养,方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,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。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是一年四季生物的规律,人体也不外如此。秋季正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时期,应当保证充足的睡眠,适当增加体育锻炼,增强机体抵抗力,这样才能为深秋和寒冬的到来做好准备。这个时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期,血管最怕“一冷一热”,这段时间,不仅要养肺,还要注意高血压、心梗、中风等疾病的预防,尤其老年人更要谨慎,注意保暖,早晚要增添衣服,发现不适,及时就医。

 


放大 缩小 默认
  © 版权所有 长沙中心医院 
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
湘ICP备14012161号